新聞事件:
- 環保與鋰離子電池產業地圖白皮書發布
事件影響:
- 為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空間布局與宏觀決策提供參考
- 科學分析未來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空間發展趨勢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屬研究機構賽迪投資顧問在北京發布了《中國環保產業地圖白皮書(2011年)》和《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地圖白皮書(2011年)》。兩份白皮書分別概括了我國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區域分布特征,介紹了重點區域/城市的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空間演變趨勢,同時對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提出了策略建議。
《中國環保產業地圖白皮書(2011年)》顯示,我國環保產業初步形成“一帶一軸”的總體分布特征,即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區域聚集發展的環保產業“沿海發展帶”和東起上海沿長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環保產業“沿江發展軸”。具體來說,長三角地區環保產業基礎較好,是我國環保產業最為聚集的地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宜興、常州、蘇州、南京、上海等城市為核心的環保產業集群。環渤海地區在人力資源、技術開發轉化方面優勢明顯,北京、天津分別為我國北方環保技術開發轉化中心和國家北方環保科技產業基地;山東、遼寧環保產業基礎雄厚,資源綜合利用、環保裝備和技術方面的優勢開始逐漸顯現出來。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基礎薄弱、資源和要素限制等,環保產業的發展滯后且速度較慢,基本停留在環保裝備制造業領域,中部地區環保產業主要集中在武漢、西安、重慶、成都、長沙等城市。
賽迪投資顧問投資部總經理黃俊武博士表示,未來幾年,我國環保產業聚集區將自東向西逐步擴散,具有土地資源和勞動力成本優勢的中西部地區將吸引環保企業形成新的聚集區。同時,各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將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環保產業園區,實現環保產業差異化發展。此外,長三角、京津等地區將加強環保產業區域合作,環保企業間也將整合創新、實現強強聯合。
《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地圖白皮書(2011)》顯示,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主要集中分布在以廣東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以江浙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和以京津為代表的京津唐地區。從鋰離子電池產業重點城市的分布來看,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江西宜春、四川阿壩為代表的鋰礦資源型城市,以湖南長沙、北京、上海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技術密集型城市和以廣東深圳、河南新鄉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產業集聚型城市。
賽迪投資顧問節能環保事業部總經理吳輝認為,未來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梯度轉移趨勢將逐步加劇,中西部地區比較優勢逐步明顯。在此趨勢下,各地區將依托自身優勢因地制宜實現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差異化發展,重點區域內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整合和重點企業強強聯合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業界專家表示,今年正值“十二五”開局之年,這兩份白皮書對我國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空間分布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同時對未來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空間發展趨勢進行了科學的分析,為國家和地方的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空間布局與宏觀決策提供了參考,將成為政府、企業、投資機構深入了解環保和鋰離子電池產業、把握產業發展趨勢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