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吸收式濾波器提高線性度
驅動直接采樣高速ADC時,最有可能降低性能的地方是最終放大器與ADC之間的接口。任何直接采樣ADC都會在采樣過程中產生非線性電荷。每次采樣開關閉合時,此電荷就會反射到輸入網絡中。如果不加以衰減,它會反射回ADC且被重新采樣,致使ADC的失真或交調失真性能下降。ADC的輸入網絡應盡可能接近50 Ω,以便最大限度地吸收此非線性電荷。使用高吸收性濾波器可抑制采樣過程中產生的非線性信號音,從而改善SFDR。
2021-06-16
-
如何使用電流鏡控制電源?
在許多應用中,例如電池充電器,太陽能控制器等,控制電源是一項必不可少的任務。工業上提供了很多現成的集成電源,不幸的是,它們沒有提供控制輸出的簡單方法。通常,電源可以設計為功率運算放大器,其同相輸入連接到參考電壓(在圖1中的綠色矩形中)。
2021-06-10
-
通用運放與精密運放應該如何選擇?
我們常用的是通用運算放大器如LM321用于電流檢測應用。這是數十年來一直在使用的傳統運算放大器之一。這些傳統運算放大器成本低,用于無數應用。然而,有時同樣的客戶又向我們反饋,說這些運算放大器在其電流檢測電路中出現故障。當我們查看退回的運算放大器單元時,它們按預期工作。那么問題出在哪里?
2021-06-08
-
經典儀表放大器的新版本提供更高的設計靈活性
與傳感器連接時,儀表放大器(IA)作用強大且功能多樣,但也存在一些限制,會阻礙可變增益IA或可編程增益儀表放大器(PGIA)的設計。在有些文獻中,后者也被稱為軟件可編程增益放大器(SPGA)。因為經常遇到要求根據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或環境條件調節電路的情況,我們需要這類PGIA。采用固定增益時,系統設計人員可能不得不應對欠佳的SNR,這會降低精度。我的同事發表了《模擬對話》文章"可編程增益儀表放大器:找到適合的放大器",其中討論了多種有助于創建精密、穩定的PGIA的技術。
2021-06-04
-
直擊增益范圍:利用儀表放大器獲得多個增益范圍
為了實現高精度傳感器測量動態范圍的最大化,可能需要使用可編程增益儀表放大器(PGIA)。由于大多數儀表放大器使用外部增益電阻(RG)來設置增益,似乎通過一組多路復用增益電阻就可以實現所需的可編程增益。雖然這是可能的,但在以這種方式將固態多路復用器施加于系統之前需要考慮三個主要問題:電源與信號電壓的限制、開關電容和導通電阻。
2021-06-04
-
驅動高精度模數轉換器
市場對工業應用的需求與日俱增,數據采集系統是其中的關鍵設備。它們通常用于檢測溫度、流量、液位、壓力和其他物理量,隨后將這些物理量對應的模擬信號轉換為高分辨率的數字信息,再由軟件做進一步處理。此類系統對精度和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數據采集系統由放大器電路和模數轉換器(ADC)組成,其性能對系統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然而,ADC的輸入驅動器也會影響整體精度。該驅動器用于緩沖和放大輸入信號。
2021-06-04
-
儀表放大器橋接電路誤差預算分析
在典型應用中,有必要了解儀表放大器的誤差源。下圖1所示為一個350 Ω的稱重傳感器,當用10 V源激勵時,其滿量程輸出為100 mV。用外部499 Ω增益設置電阻,將AD620的增益設為100。表中列出了每種誤差源對2145 ppm的總非調整誤差的貢獻。
2021-06-04
-
為什么輸出端共模信號的影響大于CMRR規格值?
與差分輸入電路打交道時,共模抑制比(CMRR)是基本概念,但常常被誤解。使用儀表放大器時,關于電路中共模信號的影響,遇到不正確的期望并不罕見。
2021-06-04
-
為外部照明應用選擇運算放大器時要考慮的關鍵參數
在我們深度探討運算放大器之前,讓我們總結一下LED照明的工作原理。 LED的電流是照明系統的主要考慮因素,因為它控制光的亮度和強度。LED實際上在200Hz以上脈沖調制光,在此范圍人眼最終達到平衡。
2021-06-03
-
如何最好地計算DAC的信號鏈誤差預算?
電氣信號鏈可以以各種形式出現。它們可能由不同的電氣元件組成,包括傳感器、執行器、放大器、模數轉換器(ADC)、數模轉換器(DAC),甚至是微控制器。整個信號鏈的準確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021-06-02
-
自穩零儀表放大器
自穩零是一種動態的失調和漂移消除技術,可將折合到輸入端的電壓失調降至μV水平,并將電壓失調漂移降至nV/°C水平。標準自穩零運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詳見指南MT-055。本指南討論自穩零技術在儀表放大器中的應用。
2021-06-02
-
什么是功率放大器?詳解功放的類型、類別和應用
功率放大器是一種電子放大器,旨在增加給定輸入信號的功率幅度。輸入信號的功率增加到足以驅動揚聲器、耳機、RF發射器等輸出設備負載的電平。與電壓/電流放大器不同,功率放大器被設計為直接驅動負載并用作最終模塊在放大鏈中。
2021-06-02
- 智能終端的進化論:邊緣AI突破能耗與安全隱私的雙重困局
- 水泥電阻技術深度解析:選型指南與成本對比
- 滑動分壓器的技術解析與選型指南
- 如何通過 LLC 串聯諧振轉換器優化LLC-SRC設計?
- 超聲波清洗暗藏"芯片密碼":二氧化硅顆粒撞擊機理揭秘
- 運動追蹤+沖擊檢測雙感知!意法半導體微型AI傳感器開啟智能設備新維度
- 線繞電阻與金屬氧化物電阻技術對比及選型指南
- 拓撲優化:解鎖電池供電設備高效設計密碼
- 鋁殼電阻技術解析:原理、優勢與產業生態全景
- 厚膜電阻在消費電子電源管理及家電控制中的技術應用與創新
- 從光伏到充電樁,線繞電阻破解新能源設備浪涌防護難題
- GMSL雙模解析:像素模式和隧道模式如何突破傳輸瓶頸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