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曄集團攜手歐司朗開啟LED舞臺照明新視界
目前,各大LED企業加速布局LED舞臺照明領域,以搶占市場先機。除了中小LED照明企業之外,OSRAM、億光等照明巨頭也紛紛布局,啟動差異化競爭。
2018-08-07
-
讓超頻性能倍增的新型DRAM存取技術
毫無疑問,微處理器的頻率可以通過許多方式大幅增加,但卻受限于主存儲器的性能而必須降低其頻率來維持計算機系統的穩定性。本文作者通過對靜態隨機存取內存(SRAM)單元縮減布局面積的研究,提出一種新的存取技術,可望提升動態隨機存取內存(DRAM)單元的訪問速度。
2018-01-04
-
基于 QDR-IV SRAM 實現網絡流量管理統計計數器 IP設計
網絡路由器帶有用于性能監控、流量管理、網絡追蹤和網絡安全的統計計數器。計數器用來記錄數據包到達和離開的次數以及特定事件的次數,比如當網絡出現壞包時。數據包的到達會使多個不同的統計計數器發生更新;但一臺網絡設備中的統計計數器的數量及其更新速度常常受到存儲技術的限制。
2017-09-28
-
基于QDR-IV SRAM實現網絡流量管理統計計數器IP設計
網絡路由器帶有用于性能監控、流量管理、網絡追蹤和網絡安全的統計計數器。計數器用來記錄數據包到達和離開的次數以及特定事件的次數,比如當網絡出現壞包時。數據包的到達會使多個不同的統計計數器發生更新,但一臺網絡設備中的統計計數器的數量及其更新速度常常受到存儲技術的限制。
2017-09-08
-
淺談ROM、RAM、DRAM、SRAM和FLASH的區別
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導體存儲器,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縮寫,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ROM在系統停止供電的時候仍然可以保持數據,而RAM通常都是在掉電之后就丟失數據,典型的RAM就是計算機的內存。
2017-07-26
-
串行和并行接口SRAM對比,誰才是未來的主力軍?
外置SRAM通常配有一個并行接口。考慮到大多數基于SRAM的應用的存儲器要求,選擇并行接口并不令人驚訝。對于已經(和仍在)使用SRAM的高性能(主要是緩存)應用而言,與串行接口相比,并行接口擁有明顯優勢。但這種情況似乎即將改變。
2016-02-14
-
對比串行與并行接口SRAM,誰才是未來的主流?
外置SRAM通常配有一個并行接口,考慮到大多數基于SRAM的應用的存儲器要求,選擇并行接口是必要的。對于已經使用SRAM的高性能(主要是緩存)應用而言,與串行接口相比,并行接口擁有明顯優勢。但這種情況似乎即將改變。
2016-01-12
-
對比分析串行和并行接口SRAM,誰勝一籌?
基于SRAM應用的存儲器,都選擇并行接口。而眾所周知外置SRAM都配有并行接口,于串行接口相比,并行接口擁有明顯的優勢。對于使用SRAM高性能應用而言,并行接口也比串行接口更具優勢。
2015-11-04
-
網友求助:數據總線波形異常原因在哪?
求助啊!請教下有經驗的各位,這個數據總線上的波形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我這個板子上第二條數據總線上掛著4個芯片,分別是一個SRAM,雙口ram,一塊FPGA和一塊DSP,到底是什么問題導致數據總線出問題。
2015-05-12
-
就是這么完美!在異步SRAM中速度和功耗“齊步走”
快速和低功耗在異步SRAM產品中,是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產品。這兩種類型是兩個不同的系列,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特性、價格和優勢。因此要想在快速異步SRAM中實現低功耗,或者在低功耗SRAM中實現快速存取速度,那簡直異想天開。但是本文就實現了這兩種特性的完美平衡,難道是天方夜譚嗎?
2015-01-27
-
淺析以FLASH和反熔絲技術為基礎的FPGA
當可編程邏輯器件受到高能粒子的撞擊時,撞擊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會改變器件中的可配置的SRAM單元的配置數據,無法預測系統運行的狀態,從而引起整個系統失效。在航天設備中要嚴禁出現這種情況,這就需要更可靠更安全的可編程邏輯器件。以FLASH和反熔絲技術為基礎的FPGA與以SRAM為基礎的FPGA相比,在抗單粒子事件方面存在更大的優勢,可靠性更高。
2014-09-02
-
LSI選擇賽普拉斯并行nvSRAM非易失性存儲器,高速低壓可靠
LSI選擇賽普拉斯并行nvSRAM非易失性存儲器——25ns最佳速度、3V以下低電壓、可在不同電壓下工作、無故障,用于其業界首款12Gb/s SAS主機總線適配器,有助于實現更高性能的存儲。
2013-09-10
- 國產濾波技術突破:金升陽FC-LxxM系列實現寬電壓全場景覆蓋
- 空間受限難題有解:Molex SideWize直角連接器重塑高壓布線架構
- 信號切換全能手:Pickering 125系列提供了從直流到射頻的完整舌簧繼電器解決方案
- 射頻供電新突破:Flex發布兩款高效DC/DC轉換器,專攻微波與通信應用
- 電源架構革新:多通道PMIC并聯實現大電流輸出的設計秘籍
- “芯”品發布|鎵未來推出“9mΩ”車規級 GaN FET ,打破功率氮化鎵能效天花板!
- 深耕中國市場:艾邁斯歐司朗探索者大會展示"在中國、為中國"戰略
- 數據洪流下的算力突圍:英特爾以生態之力破局AI規模化
- “周易”X3 NPU大模型性能飆升10倍,安謀科技All in AI戰略落地
- 尼得科出征2025國際機器人展,重磅亮相內置多傳感器減速機實現緊急制動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