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低空技術與應用場景”主題論壇在蘇州舉辦。論壇匯聚了政府部門、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及科研機構人士,圍繞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演進、應用探索與產業生態構建展開深入交流,為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貢獻智慧。

與會專家指出,隨著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低空裝備的持續突破,低空經濟正從概念構想加快走向實際應用,技術與場景的深度融合成為推動產業邁向成熟的關鍵所在。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介紹了當前低空經濟領域的政策方向與發展規劃。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在中央與地方層面均獲得高度重視,一系列政策舉措相繼出臺,涵蓋空域管理優化、基礎設施布局、技術研發支持等方面,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在主題報告環節,嘉賓聚焦低空經濟的技術創新與場景拓展,探討其未來在交通運輸、物流配送、城市管理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潛力,推動社會運行方式向智能化、立體化方向演進。

體系構建:數智賦能產業生態創新
在“低空體系構建與產業基石”專題研討中,多位專家從系統視角出發,闡述低空經濟的技術架構與生態培育路徑。

上海交通大學專家指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的賦能,是實現低空裝備智能管控與高效運行的關鍵,將有效推動產業生態創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團隊則聚焦飛行汽車的構型演進與安全性能,強調技術可靠性與安全標準是飛行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的重要基礎。

場景拓展:多元應用助力城市治理
“低空應用生態拓展與場景創新”環節重點展示了低空技術在多領域的落地實踐。
云圣智能聯合創始人分享了無人機在城市綜合治理中的成功案例,呈現低空技術對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的積極價值。

蜂巢航宇科技董事長介紹了低空智能管控平臺的構建與應用,突出一體化管控在保障低空飛行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低空專項辦主任從基礎設施運營角度,系統闡述了起降場配套及低空裝備的運營策略,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低空經濟生態提供思路。

雙重驅動:技術標準協同推進產業成熟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需依靠技術創新與標準體系的雙輪驅動。企業應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品性能與可靠性;政府與行業組織需加快建立完善標準規范,為產業規模化、規范化發展提供支撐。此外,推動跨領域協作與資源共享,也是加速低空經濟成長的重要路徑。

論壇期間舉行了首批無人機國家強制性標準符合性證書頒發儀式,標志著我國低空產業發展進入“標準引領、規范發展”的新階段。獲證企業代表表示,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提升產品品質與技術能力,積極助推行業標準化建設。

本次主題論壇為各方搭建了高質量的交流平臺,也為低空經濟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與會專家普遍認為,隨著技術持續進步、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標準體系日益完善,低空經濟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興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