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估面板設備投資總額將較去年下降63%
受面板廠持續虧損、市場需求高成長不再影響,全球面板廠去年大砍資本支出,今(2012)年都還將進一步下調。根據市調機構統計,去(2011)年全球TFT面板設備投資總額約130億美元,主要是國內8.5代廠和AMOLED設備投資,今(2012)年預估面板設備投資總額還將下降63%,將是10年來新低。
2012-02-24
-
LCD事業持續虧損及OLED商機
近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召開董事會,決定將LCD事業獨立出去(所謂的「分社化」),成立暫名為Samsung Display新公司。DIGITIME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兼副主任黃銘章分析,該事業分社化計劃預計在3月召開的三星電子股東會中予以確認。待4月初三星電子LCD事業正式「分社化」后,下一步即是將暫名為Samsung Display的新公司與SMD合并,完成顯示面板事業的整合。
2012-02-22
-
AMOLED電視面臨成本困擾 2015年出貨量將達210萬臺
據IHS iSuppli公司的中小顯示器研究報告,2015年全球AMOLED電視出貨量預計將達到210萬臺,而2012年只有3.4萬臺。雖然增幅巨大,但到2015年AMOLED電視在全球平板電視市場中的份額仍然將只有1%。由于制造合格率問題,以及原材料成本因供應商數量較小而上漲,未來幾年AMOLED電視的價格仍將明顯高于液晶顯示器(LCD)電視。
2012-02-21
-
電子元器件市場被有力拉升景氣恢復在即
去年電子行業持續下滑跌入低谷,元器件行業受其影響整體景氣也隨之陷入低迷,今年經過復蘇,并受到觸控顯示、OLED液晶面板以及中低端智能手機的帶動之下,電子元器件行業整體處于穩定上升狀態,市場被有力拉升景氣恢復在即。
2012-02-16
-
2015年AMOLED電視出貨量上看210萬臺
科技市調機構IHS iSuppli 近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由于相較于液晶電視,AMOLED(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電視的價格實在過高,因此預期2012年AMOLED TV的出貨量僅會達34,000臺。
2012-02-10
-
手持設備中的無源OLED顯示器供電方案
OLED顯示器的電源要求與許多因素有關。由于顯示器是電流驅動的,因此峰值電流要求取決于同一時間被點亮的像素總數量以及驅動它們的最大電流值。顯示驅動電路也會消耗部分電流。電壓要求取決于二極管的前向壓降、顯示器內部互連(往往呈現阻性)的壓降以及顯示器驅動器所需的所有壓降。本文介紹OLED顯示器的供電方案。
2012-02-08
-
2015年OLED電視或為平板顯示主流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OLED具備輕薄、省電等特性,并且還有許多LCD不可比擬的優勢。OLED在日后替代LCD可以斷定是必然的結果,因為OLED是顯示技術真正的革新。
2012-02-08
-
OLED電視或將掀起換機風潮
近來韓國2大電視制造商所發表的OLED電視原型機,深受各界關注,而在相關量產技術上落后的日本廠商,也掩不住內心的焦急,但究竟新一代OLED電視是否有機會成為液晶電視后的市場新霸主,依照過去經驗,推斷短期內恐難實現。
2012-02-03
-
OLED照明發光臺廠摩拳擦掌
據估計,到2018年,全球OLED照明產值可能就會達到60億美元,相關商機不容小覷。目前臺灣廠商包括已投入AMOLED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的面板大廠如友達光電,以及中華映管、錸德集團旗下PMOLED大廠錸寶與OLED玻璃(暨ITO玻璃、專業光電玻璃)供應商安可等都已有所布局。
2012-01-29
-
OLED面板搶盡鋒頭 Google TV暫時退位
OLED大面板的畫質與輕薄度令人驚艷,而智慧型電視話題雖然火紅,但Google TV暫時還無起飛跡象。
2012-01-19
-
去年顯示器表現低迷 OLED電子紙保持增長
與2010年相比,2011年國內液晶顯示器市場的整體品牌格局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前十大品牌依在。除三星之外,其他品牌的關注比例排名波動頻繁,少許的關注比例變化就能帶動排名的變動,相互之間競爭異常激烈。
2012-01-18
-
去年顯示器產值衰退僅OLED逆勢
統計2011年全球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為1453.98億美元,相較于2010年總產值1540.42億美元、年減約6%。不過,包括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以及電子紙的產值仍逆勢成長。
2012-01-17
- 5mW待機功耗突圍戰!AC-DC電源待機功耗逼近物理極限
- 華為、地平線、大眾等企業引領汽車技術變革,來AMTS 2025了解更多汽車行業發展前景
- 關稅風暴下車企們的生存法則:漲價+清庫+轉產三軸突圍
- 從智能座艙到駕控大腦:AMTS帶你暢游上海車展黑科技海洋
- 智能無線工業傳感器設計完全指南
- 硅光技術新突破:意法半導體PIC100開啟數據中心高能效時代
- 新唐科技以AI、新能源、汽車電子新品引領行業未來,巡回發布會完美收官!
- 新唐科技以AI、新能源、汽車電子新品引領行業未來,巡回發布會完美收官!
- 硅光技術新突破:意法半導體PIC100開啟數據中心高能效時代
- 從智能座艙到駕控大腦:AMTS帶你暢游上海車展黑科技海洋
- 關稅風暴下車企們的生存法則:漲價+清庫+轉產三軸突圍
- 華為、地平線、大眾等企業引領汽車技術變革,來AMTS 2025了解更多汽車行業發展前景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